
Case background
据博燃网2016年不完全统计,全国共发生燃气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,2014年350次,2015年658次,2016年805次。其中2016年安全事故共造成1195人伤亡,其中以民居和饭店、商户安全事故为主,分别占总数的66%和21%。气瓶一旦产生安全事故,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等严重危害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事故,不利于社会安定和稳定。
30年来,国家立法机构及各级政府对瓶装液化气的存储、生产、运输、配送、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的法律与行政法规、技术法规等规定,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证经营非法充装仍屡禁不止,因此,完善的监管体系需要强而有效的技术手段支持。
2015年11月26日特种设备局高继轩副局长在2015年全国气瓶监管改革试点现场会提出:鼓励创新,运用信息化物联网手段加强气瓶监管;加大宣传力度、强化充装环节监管等措施,防范和减少气瓶燃气泄漏事故的发生。
The solution
通过对事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,不难发现事故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不合格气瓶(如阀门、设备老化)、入户安全检查不到位(如软管、私改、施工、违规)和运输、配送引起的。事故贯穿了瓶装液化气检测、存储、运输、配送、充装、使用等过程。综合分析后我们给出了方案如下
Project cycle
2013年3月
项目开始启动建设2015年6月
气瓶标签录入临时系统上线2015年9月
完成平台研发,开始上线试运行2015年12月
完成全市595台灌装秤连锁充装控制标志监管平台正式运行至今
On the results
目前平台已经覆盖了全市燃气企业、储配站、检测站、供应站、运输车辆、从业人员、气瓶和市民用户,完成了超过600万个气瓶信息登记和气瓶二维码标签安装,完成了全市瓶装液化气企业全部595支充装枪连锁充装改造,完成了约300万用户信息登记和用户供气卡核发工作。平台每天有10万瓶的充装量,气瓶全过程监管数据超过100万条。通过监管平台,该市测底杜绝了过期瓶、报废瓶、非自有产权瓶的充装,规范了配送环节,及时掌握了气瓶的流动流向,并对违规现象进行智能预警。
纵向完成对该市全市、区、街道的纵向覆盖,横向又与质监、安监、交委、公安等部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。
实现了气瓶生产、检测、经营、维护、配送和使用全过程联动管理,做到全面监管和预防,真正实现大数据、大监管和大安全!